司法改革的浪潮已如破竹之势汹涌而来,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法官,我深感幸运与自豪,也深感使命的光荣与责任的重大。在改革面前,我们更应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饱含激情的投身到依法治国的滚滚洪流中去,用法治之灯照亮公平正义之路,用法治之火点燃干事创业之情,用法治之光编织美丽青春之梦。今天我以彝州青年法官的身份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一、 曾经的法官梦,如今的法治梦
2007年,我怀着一颗激动与忐忑的心考进了法院,成为了一名书记员。激动是因为我有了一份自己向往的工作,能进法院工作那是一种荣耀;忐忑是因为对法院知之甚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高高的大楼里施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书记员的工作琐碎而辛苦,都是做一些辅助审判的工作,忙忙碌碌一年下来,没有太多成绩,我认识到,要真正把大学里所学的知识用起来,真正运用法律,就要当法官,当裁判者。于是,我怀着对法官工作的期待,经过自己的努力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一年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法官,开始独立办理民事案件。事情往往看着容易做起难。自己亲身办案后,才知道办案难,难在如何权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成年累月处在矛盾的焦点;难在办案不被理解,为当事人着想还被误解被当面发泄怨气;难在看着当事人有理却举证不能不得不败诉。难在法律适用,更难在事实认定。渐渐地,我对法官工作产生了畏惧心理,害怕办案。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自己能否胜任法官工作产生了怀疑,甚至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去参加司法考试,做一名书记员不是很好么,不用动脑筋,不用面对压力,不用承担责任。然而,开工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有人说,当人们感觉最黑暗的时候,往往就是离光明最近的时候。我坚信,当我们感觉到困难越大、阻力越强的时候,就是我们离成功越近的时候,所以我选择了坚持。曾经肤浅地理解为法官的工作就是威严地坐在高高的审判台上,待原、被告双方辩论完毕后,便法槌一敲,音落案定。亲身办理了一些案件后才明白:法,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社会现实,它是抽丝剥卷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要运用好它,关键在于理解法律的精髓,精准地掌握它,再把他适用到社会矛盾纠纷的处理中,这需要法官的智慧,有学者称它为“法的艺术”。
如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国成为引领亿万人民昂首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它拉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改革的浪潮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改革提出的总体目标让我们这些在法治的道路上还走得不远的青年法官心中汹涌澎湃。我们满心期待改革尽快到来,让那个我们坚持下去就能感觉到幸福的梦想尽快实现。
二、 让梦想推动法治进步
青年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在依法治国的滚滚洪流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滴水。我们能做的,就是立足岗位,坚定信念,坚守正义,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因为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不可能推动法治进步,也许我们大部分人一生的工作也不可能推动法治进步,但我们能通过每一次开庭审理、每书写一份判决书、每进行一次调解,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有一次,我承办的一个民间借贷案件,原告是一个七十多岁的退休教师,被告是原告曾经的学生,向原告借了20000元钱,经原告多次上门讨要,被告勉强分两次偿还了12000元,还剩8000元被告总是以种种理由拒不偿还。原告无奈,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偿还借款8000元。开庭那天,被告没有到庭。我便打通了被告的电话,他认可原告诉状上所说的借款经过及所欠余额,但编造谎言说不在禄丰城,来不了开庭,要法院想怎么判就怎么判。听着这样一个无赖的话,我很气愤,心想,一个老师能借学生这么多钱,欠了三年还不想偿还,简直就是无赖,我就判你五天之内偿还。放下电话,我又迟疑了,我想起原告来到法庭时气喘吁吁的样子,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为了催要借款到处去找被告,如果我就这样判下去,等到判决生效了,原告还得去申请强制执行,他也许还要跑法院、跑被告家很多次,才能拿得到还款。想到这里,我立刻叫着书记员一起,让原告带着我们去找被告,被告在城里有多处住房,他有时在家里住,有时在他开的饭馆里住,有时在他父母家住,七月的太阳仿佛要晒干了河流,我们顶着烈日在城里跑遍了被告的所有住处,仍然没有找到他,最后,在一个麻将室找到了被告,看到穿着制服的我们和他的老师,这个学生很不好意思,还没等我开口说话,学生就把老师拉到一边,客气地递了根烟给老师,说:我马上找5000元还给你,剩下的3000元下个月之内还你。这个老师很生气,说要他一次性就偿还。后来经劝说,被告同意马上就找钱,把8000元借款全部偿还,并当庭履行完毕。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案件,它让我体会到:作为法官,不是每个案件都会遇到很疑难的法律问题需要动脑筋去解决,不是刻板地、机械地办案就能化解社会矛盾,我们身处基层法院,更多的案件不是在解决法律问题,而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如果没有一颗宽容、爱人之心,没有对法官工作的热情、没有对老百姓的感情,办案就很难达到让当事人满意、让自己满意的效果。如果我们努力做到了让每一个当事人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了,那我们离法治就不远了!
三、在梦想的道路上,让我们坚定信念,一路狂奔
十八届四中会全面拉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改革工作已经在全国法院相继铺开。面对着机关大院仍旧按照那套运行了几十年屡试不爽的司法行政体制在管理司法,时而又听到一些优秀法官、杰出检察官陆续选择安静地离开这样一个现实,我们这群青年法官产生了困惑。一面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不断上涨的物价,一面是少得可怜的工资,可以忽略不计的福利;一面是看着律师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发言完后就可以收到相当于我们几个月工资的代理费,一面是考虑要如何处理案件才能让当事人平息而焦头烂额。我们困惑而无奈!然而,我们的追求就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吗?我们就只看重物质的东西吗?我们的回答是:不!人总是要有精神追求的、有信仰的,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信仰,平时我们触碰不到它,但每当我们困惑、迷茫的时候,它就悄悄浮出水面,我们常常需要回过头去看看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信念。因为有信念,我们就不会因生活的平淡与繁琐和工作的枯燥而迷失了方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坚守,只有坚守,我们才能做完一些事情、做好一些事情。依法治国梦想的实现需要青年法官的成长,更需要青年法官的坚守。前辈们已经为我们作好了铺垫,邹碧华同志、翟树全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我们相信,法治已经扎根在我们的心中,并生长在我们的每一次开庭审理、每一份判决书及每一个职业言行中。让我们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司法改革的洪流中去,追寻着依法治国的梦想,一路狂奔!